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不舍黄河东流去第二部山重水复 / 第四十六章 独到之处

第四十六章 独到之处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最近几天高大河发现李德军、孙淑贤、李乃正、常江、齐小涛和门诊那几个年轻人有点情况,他们不住的前后乱跑,每人手里拿着一张草纸和一只半截铅笔,划来划去的不知在捣鼓什么?有时孙淑贤趴在李德军耳朵上嘀嘀咕咕半天,然后把那张草纸放到桌子上划拉起来,高大河伸头想看一下,他们赶紧用手遮挡起来,明显有点不想让高大河知道的味道。因为高大河比他们晚来了几天,和他们还没混熟,所以也不好意思直接去问,任由他们神神道道鬼鬼祟祟的躲来躲去,只是心中不免有点迷惑。
  下午上班以后,一轮偏阳斜挂在青龙山的南山梁上,明亮的阳光越过山坡照耀在西南分院大夫办公室的墙壁上,整个屋子里通壁生辉。闲来无事的高大河看到桌子上有一张当天的《人民日报》,信手拈来随意的浏览起来。看着看着高大河突然对上面的一侧报道产生了兴趣,说的是河南有一个老中医,把一生的行医积蓄十七多万元,无偿捐献给国家,表现出一个老中医的拳拳之心和高尚的爱国情怀。看完报道以后,高大河止不住陷入深深的深思之中,这个十七万多元,也
  太天文数字了吧?自己的老父亲南征北战,勤劳一生,到退休时才开五十元退休金,穷其三十年所得也就不到两万元,这个职业的差距也太大了吧?幸好自己干了个大夫,不说力争收入赶上这个老中医的话,至少应该超过勤勤恳恳的老父亲吧?高大河正在漫无边际的遐想,突然大夫办公室的门吱呀一声开了,就见孙淑贤左手拿着一张草纸、右手拿着半截铅笔、满门红光的走了进来。高大河心中嘀咕了一下,止不住的打了个问号,有什么喜事啊?这走路怎么有点一路春风的味道?
  话说孙淑贤进门以后直奔高大河而来,不等高大河开口,这个豪情满怀的小护士单刀直入的说道:“你很聪明是吧?”高大河觉得有点莫名其妙,这是哪和哪啊?我自从来到这个医院中规中矩,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做事从不张扬,哪里显摆聪明来啊?你可别醋溜我啊?但是反过头来想,孙淑贤这个说法对自己也没有恶意啊?既然你夸奖我,不管出发点如何,我何不先兜起来再说?于是不卑不亢的说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话可是你说的?”孙淑贤一听不禁打了个愣怔,高大河这小子出口就是一句古诗,明显和别人思维不一样啊。如果换了别人说他聪明,他很可能尾巴翘上天,借此机会自吹一番;也可能故作低姿态赶紧解释自己智力很一般,没有超人的地方。高大河这个回答,等于是即承认了自己聪明,但是还不逞能,那意思就是:是你说我聪明的,我自己又没说。
  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是从高大河进院以来的优秀表现可知高大河不是一个一般的人。高大河平时说话不多,在别人争论时,老是转动着一对明亮有神的大眼睛,认真恭听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不到关键时刻从不发言,一旦开口,那是绝对的不容置疑。孙淑贤知道再斗嘴可能一路败在高大河的手下,于是毫不隐瞒的说道:“这几天大家都在做一道数学题,可是到现在还是没有人能做出来,你可以试一下吗?”
  哎呀,我的妈哎,几个人几天来神神秘秘的,原来就是为了做一道数学题啊?
  高大河一听说有数学题,就像酒鬼突然闻到美酒的芬芳,眼睛一下子明亮了许多,口中连连说道:“拿题来,让我试一下。”孙淑贤一看高大河上了套,不由自主的狡猾的粲然一笑,平静了一下心情以后,然后故作高深的说道:“世界上的任何一门学问都离不开数学,只有和数学密切结合的学问才能称之为科学,要不然那都是歪理邪说。你看看这张纸条,你如果能够证明一分钱等于一元钱,那就算你聪明。”
  高大河听到孙淑贤如此一说,先是感到这个孙淑贤不简单,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这大道理还一套一套的,今天竟然教育起我来了,等看了纸条以后,不禁惊诧的瞪大了眼睛,这哪里是数学题啊?这简直就是不讲理。但是头脑灵活的高大河也不甘拜下风,波澜不惊的转动了一下脑子以后,忙不迭的说道:“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让一等于一百,这不是睁着大眼说瞎话吗?”
  孙淑贤看到高大河不敢做这道题,好像自己胜了一个回合一样,气势明显高了一截,滔滔不绝的说道:“老实告诉你吧,这道题是王院长从他儿子的课外读物中看到的,王院长明确说了,谁如果做出这道题,他会大大的奖励。”
  高大河简直有点晕了,没想到王院长作为军人出身,这么一个大大咧咧的人,还会像小孩一样出数学题目难为人,出就出吧,还出了一道这么不讲理的歪理邪说。转念一想王绪常院长日理万机,一个年近半百的人是不会轻易和别人闹笑话的,既然是他出的题目一定是有道理的,如果按照正常的思路来做这道题的话肯定不行,怎么才能让那个一分变成一元呢?那可是坐地起价、平白无故的硬生生增加了一百倍啊?一想到这个一百,高大河的心头不禁一动,冥冥之中突然来了灵感,一把夺过孙淑贤手中的纸条和铅笔,放到桌子上计算了起来。
  孙淑贤趴在高大河的身边,瞪着一对大眼睛屏声静气的看着那张草纸上刷刷移动的笔尖,须臾之间一行工整的数字出现在草纸上。就见高大河写到:1分=0.01元=0.1元*0.1元=1角*1角=10分*10分=100分=1元。
  孙淑贤看着草纸上龙飞凤舞的字符,条理分明,逻辑严谨,一环扣一环,结论明确,找不出任何破绽,不禁惊诧的张大了嘴巴。看到孙淑贤吃惊的样子,高大河对这道题的兴趣陡升,于是顺势说道:“我不光会把一分变成一元,我还会把一元变成十元。”孙淑贤被高大河的表现欲望
  激灵了一下以后,有点不服气,当仁不让的说道:“看把你能的吧,你却变来我看看?”
  高大河也不推让,在草纸的下边继续写到:1元=1元*1元=10角*10角=100角=10元。看到高大河用不容置疑的推理,先让一分变成一元,借题发挥又让一元变成十元,平地起价把一分钱升值一千倍变成十元,竟然把本来不可能的题目做了出来,孙淑贤不得不服,可以说是心服口服。但是年轻人那争强好胜互不服输的本性却让她硬撑不撒架,只是一个劲的嚷道:“歪理!歪理!邪说!邪说!”
  高大河当仁不让的说道:“我哪里歪理了?我哪里邪说了?你且说来我听听。”孙淑贤虽然隐隐约约感到高大河这个运算中有不讲理的地方,但是一个转眼之间还真是找不出破绽在哪里,只是三分不论理的简单重复着:“歪理,歪理,邪说,邪说。”虽然孙淑贤说话的声音很高,但是从那舌尖有时不听使唤的打颤中可以听出,她已经在心里服了。
  实际上,高大河这么做这道题,他自己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他只是打破思维常规、别取蹊径的一次尝试罢了,只要别人找不到更好的解题办法,高大河就算赢了。李德军、孙淑贤、李乃正那几个人所以几天没有找到解决这道怪题的办法,是因为他们都陷入在传统的固定思维里不能自拔。
  这个世界上高人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有人竟然像伟大的马克思一样在繁琐荒芜的社会现象中发现了这样一个简单有趣的问题: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不是把互相搞好沟通增加友谊放在第一位,而是忙着表现自己、显摆自己,把自己的所有耀眼之处都表现给对方以后,自己可以达到极大的心理满足,而对于对方的心理感受毫不在乎。高大河无意中在美女面前淋漓尽致的表现了自己一把,那个高兴劲可想而知,简直如饮甘露、如沐春风,飘飘然间有点荡气回肠的味道了。
  有道是:祸不单行,福不双至,这好事还讲究个成双来着。话说高大河刚刚把孙淑贤打发的口服心服,无话可说,突然四眼子李乃正从外边一闪身走了进来,进门以后对于站在旁边的孙淑贤只是礼节性的点了点头,然后仰着头看着高大河的脸非常诚恳的说道:“刚才我们几个在门诊上争论这样一个问题:在同样的流速下,在同一时间内,是六寸的管子流出的水多?还是两根三寸的管子同时流出的水多?有的说六寸的管子流出的多,有的说两根三寸的管子流出的多,有的说一样多,大家谁也说不过谁,我感觉只有你能把这个问题讲明白,你说说到底是谁流出的水多?”
  高大河心中暗暗高兴,心下想:这好事来了挡都挡不住,刚刚在孙淑贤面前赚了一把脸,这李乃正又送上门来增色,今天这是哪里来的春风啊?看着李乃正那一脸严肃的样子,鼻梁上的眼镜一晃一晃的,找不出一点不认真的样子,于是,高大河不假思索的说道:“肯定是六寸的管子流出的水多。”
  李乃正谦虚的问道:“那怎么证明呢?”
  看着李乃正那一本正经的样子,高大河知道事情到了这一步,再谦虚就是虚伪了,于是当仁不让的说道:“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乘上半径的平方。六寸的管子半径是三寸,圆周率是3.1415926,我们为了简便说明问题只取整数3,这样六寸管子的截面面积是3*3²=27平方寸;而三寸管子的截面面积是3*1.5²=6.75平方寸,6.75*2=13.5平方寸。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知道,这个直径是六寸的管子的截面面积,比两根直径是三寸的管子的截面面积之和大了正好是一倍,在同样的的流速下,当然是截面面积大的管子流出的水多了。”
  这道题讲到这里应该是很清楚了,没想到李乃正随嘴就又问了一句:“这个圆周率是啥意思啊,怎么还要半径乘半径呢?”高大河不禁哑然失笑,看来同样是大学毕业,这个水平真是天壤之别,嗨,没办法,是那场瞎折腾把人害死了。
  看着李乃正那木然的脸色和鼻梁上明晃晃的镜片,一种历史沉重感荡然于心头,高大河感到有点悲凉的味道,迅速的拿起孙淑贤那半截铅笔,在一张处方的中间画了一个大圆,接着在大圆的中间画了两个小圆,这两个小圆的直径加起来正好等于大圆的直径。
  高大河指着纸上的图形道:“这个大圆就是那根六寸管子的截面,这两个小圆就是三寸管子
  的截面,从这图上可以看出,这根六寸的管子正好装下两根三寸的管子,问题是这两根三寸管子并不能把这根六寸管子的截面占满,在三寸管子的外边和六寸管子的里边还有很大的空隙,这不是正好说明在同样的流速下,两根三寸的管子肯定不如一根六寸的管子流出的水多吗?”高大河说的兴起,声音变得越来越洪亮起来。没等高大河继续往下讲,李乃正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伸手拿起桌子上的图纸,就像得了一件宝贝一样,一溜烟的超门外跑去,一边跑一边说道:“我不信
  这兔子不吃草,我看那几个家伙还有什么话说。”话音未落,人已经早就跑的没影了。可以想见李乃正一定拿着高大河的这张图纸到门诊上逞能去了,至于到了门诊以后,李乃正怎么说那就是天知道了。
  看到李乃正跑远了以后,孙淑贤好像突然醒了一样,一把拿起高大河刚刚算过的那张躺在桌子上的算术题说道:“我找王院长去,只有他说你算对了,才算你对了,如果王院长不认可,你这就是歪理邪说,白搭。”
  高大河凭借自己过人的聪明才华,连续两次把送上门来的好事尽收囊中,一种难得的成就感尽在心头,心情舒畅到了极点。高大河的过人之处绝不是抓住机会表现自己,关键是事情过去之后,他会认真回味一番。李乃正那道题不算什么难题,只要有初中知识的人轻松就能解决,至于和李乃正争论这道题的到底是些什么水平的人,那是一个严肃的历史问题,在此就不妄加评论了。关键是孙淑贤这道数学题太有点四象八卦了,竟然有人提出怎么证明一分等于一元,这也太有点不讲道理了吧?刚才虽然急中生智把这道题按照不讲理的方式做出来了,但是静下心来以后仔细推敲一下,那就是破绽百出了。1分=0.01元这没什么问题,那个0.01元=等于0.1元*0.1元就值得推敲了,0.1元*0.1元应该等于0.01元的平方,而不是等于0.1元,一个转眼之间孙淑贤没有明白,但是等她回过神来以后肯定也会找到破绽的。管他呢,先把事情糊弄过去再说,这道题做得对错无所谓,关键是智者为王,只要思维比众人宽广一些、深入一些那就是胜者。今天发生的事情再次证明,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旦有人想到了,还真是有人做得到。
  且说孙淑贤跑到院长办公室,把高大河做得那道数学题递给王院长以后,王院长瞪着眼睛一眨不眨的、认真的连续看了三遍,经过仔细回想,还真是和儿子那本课外读物中的答案一个样,止不住的连续说了三个“好!好!好!”。说完了三个好以后,王院长抬起头来盯着孙淑贤的脸问道:“这是谁做出来的?”要说这孙淑贤也是个实在人,在这个时候知道这件事情的李乃正又没有在场,她若贪天功为己有,说是自己做出来的王院长一定深信不疑,那样的话,孙淑贤的形象在直属领导的眼中一定会大大升值。
  孙淑贤听到王院长的问话,不假思索的、直人快语的说道:“高大河太厉害了,他看了题目以后,不到一分钟就做出来了。”
  坐在屋子里的段红和吴会计听到孙淑贤这么一说,止不住的相视一笑,啧啧连声,那啧啧声中少不了对高大河赞赏有加。
  倒是王院长听到孙淑贤的回答以后,并没有急着表态,而是对着窗外的山坡发神,好像陷入深深的思维之中去了。
  大家都对王院长奇怪的表情感到不可捉摸,怎么这个平时怒不于形、喜不于色的城府高人,突然变得像是傻了一样啊?足足过了一分钟以后,王院长才回过神来,先是“噗嗤”一声,自我解嘲的笑了一下,然后轻飘飘的说道:“卧槽,这小子真是有独到之处啊。”
  王院长说话的声音并不高,但是听到的人却感到王院长的话字字千钧,似有雷霆之力振聋发聩。可以想见王院长在那短短一分钟的失神中,脑子里不知越过了多少山山水水,走过了多少的心路历程,他作为一个历经风雨,阅人无数的单位领导,一定是通过这道小小的数学题、以递进的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对高大河的认知。
  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介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