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终极永生 / 第四十八章、乌江大米甜又香

第四十八章、乌江大米甜又香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他确实就是在流浪。这是施公恒人生中的又一次自我放逐,希望的是要找到救治陈玉华的更好办法。清空自己,或许就能够实现升华,积聚的能力,为打通陈玉华身体的红线创造条件。
  不能再让他们乱搞。我一定可以的,证明给他们看!出发的时候,他这样对自己说。
  从中国甘肃的张掖黑河乘坐鱼艇一路向西南方向,经过酒泉的临水河、北大河,玉门关外的疏勒河,施公恒一直游荡到了敦煌境内的党河。
  这次,施公恒同样又是寻着梦境而来。然而无论是梦境里的连绵黄沙和金戈铁马,还是因为曾经到过此地,他记忆中的茫茫黑戈壁或是黄戈壁,现在都已经踪影全无,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垠的绿洲。鱼艇漂荡于宽阔的水域,碧波荡漾,鱼儿成群,鸟儿欢唱,垂柳摇曳。河流两岸,被密植的垂柳分割包围的田地里,全是望不到边际的金黄的稻谷。
  这些被祁连山冰雪融化浇灌的河流,如今水量充足,宛如玉带,横亘于蓝天之下。这里土地肥沃,磷,特别是钾的含量很高,都是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海拔位置较高,所以日照时间又长,水稻种植在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现在正是秋分时节,成熟的稻谷黄灿灿、沉甸甸的。
  眼前的这份景象,让施公恒心中时时涌起不知置身何处、何时的困顿。特别是每天嚼着香甜的乌江大米,这种在他印象里差不多已经绝迹的东西,更让施公恒有了穿越的感觉。是不是回到了中国清朝以前?
  张掖乌江堡一带盛产稻米,个大粒长、颗粒饱满、洁白纯正、晶莹剔透、米香浓郁、入口精柔,品质优良,历史上都为皇宫御用,所以乌江大米又有“贡米”之称。可是当施公恒七十多年第一次来这里时,乌江大米种植面积已经不足千亩,他哪里还有这种口福享用!而现在,乌江大米已经远远不局限于只在张掖黑河沿岸种植,它的种植区域扩大到了敦煌以外的广大地区!贯穿了整个河西走廊地区。
  特别当施公恒沿着讨赖河寻找印象中的锁阳城遗址,竟然一样陷入了一大片金黄的稻谷之中,远望过去宛如当年整片的茫茫黄沙,唯有近处的垂柳,才让他没有了错觉。
  他用力踢一下脚,鱼艇晃动了一下。他心说,还好,不是海市蜃楼。
  史书记载,唐代名将薛仁贵奉命西征,一路顺利,可是打到苦峪城后,中了埋伏,被哈密国元帅苏宝同围困在城中。唐军虽然多次冲击,仍然冲不出重围,只能固守苦峪城。一天天过去了,城中粮草快要断绝,老将程咬金杀开一条血路去长安搬救兵,薛仁贵召将士节衣缩食,并亲自带人挖草根树皮充饥,以待援兵。有一天,薛仁贵发现城周围田地里生长的一种植物和红萝卜一样,名叫锁阳,可以食用,便命令将士挖出来充饥。这里遍地都有锁阳,将士们挖吃锁阳一直坚持到程咬金救兵到来。以后为纪念锁阳解救全军性命一事,就把苦峪城改为锁阳城。
  施公恒根据梦境情形,现在认为自己与这里有某种联系。因为梦里住着曾经的过往。而这之前,他认为自己与这里联系的年代应该在汉代或更早,但是谜团一直没有解开。现如今金戈铁马更加远去,哪里去寻找过往的痕迹?如果不是锁阳城里发生过那样传奇故事,并对后来的古丝绸之路有过重大影响,或许这片遗址都不会被保留,上百亩的面积,种上稻谷,每年定会有不少收成。
  他抬头看见,靠近祁连山地势较高处,虽然没有种植水稻,但油料作物长势同样喜人。再远处则是翠绿的草原,盛开的白色火绒草,金黄的哈日嘎纳花,让人目不暇接。星星点点的牛羊成群连片,远远望去,宛如天边浮动的白云,让人心动不已。
  这怎么可能呀。就算穿越到比清朝更早的年代,一样没有可能。在施公恒的知识中,祁连山下这片广阔的土地,汉代以后,一直就是干旱、半旱区!
  祁连山并不是一条单独的山岭,而是由一群西北东南走向的高山与宽谷盆地平行排列组成,从东到西有冷龙岭、托勒山、托勒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等大山。古时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被匈奴人视为“天山”,从河西走廊南望,高耸陡峭的祁连山确实直插云端,与天相连。
  祁连山东部降雨丰富,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和草原,但祁连山脉北边是北山戈壁和巴丹吉林沙漠,南边有柴达木干旱盆地,西边是库姆塔格沙漠,呈现出的是一片荒漠景象。这种景观的巨大差异是由降雨决定的。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裹挟着暖湿气流吹拂过祁连山,被高大的山峰截住,形成了丰沛的降雨。季风一路向西吹送,力量越来越弱,因此形成了三段各不相同的景观,即森林、草原、荒漠。所以河西走廊一直靠着祁连山冰川融水和山区降水,形成大大小小的水系,再由水系孕育出城市:石羊河对应着WW市,黑河对应着ZY市,北大河对应着JQ市和JYG市,疏勒河对应着玉门关市,党河对应着DH市。水就是河西走廊一座座城市的生命,水量的大小决定了城市的规模。所以当水量减少的时候,土地迅速沙漠化,这里的人口曾经连续出现了大规模的负增长现象。
  但如今已经被彻底改变了,出现了祁连山东麓都不曾有过的迷人风景,这片成千上万年的沙漠戈壁完全成了江南水乡。唯一区别的是远处祁连山上的皑皑白雪,直耸天际,还有绿毯似的一直延伸至祁连山脚下的草原,和点缀其中一群群牛羊。
  施公恒就想,倘若乘坐蛇车在祁连山蜿蜒曲折的山谷和森林间穿行,翻过焉支山就会与这片碧波万顷的绿色相遇,定会豁然开朗,心中不由为眼前这幅充满田园牧歌式的静谧整幅画面震撼。
  于是他停好鱼艇,开着上面自带的蛇车,去了祁连山里。看到了祁连山的许多山岩上,刻有史前时期游牧人遗留下的岩画,内容以动物、狩猎、放牧和祭祀等内容,说明此地自古就是游牧文化发达区,祁连山不只给了他们家园,也是他们的精神依托,从山那里获得上天庇佑,获得智慧和力量。
  不过,现在这里差不多已经变成了标准的农耕区,水稻可以大量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同样可以大量种植,天干地旱这一长期困扰着河西走廊发展的困惑,被彻底解开了!
  这是从哪里引来了这么多的水?
  施公恒一直游玩到了玉门关,谜底才终被解开。原来塞外江南的这幅壮美画卷,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疏勒河水量暴涨!
  原本,这只是一个疯狂方案,为解决西北沙漠化严重的问题,有人提出:从渤海沿滦河到热河流域开挖一条三百到五百米宽、十到三十米深的运河把海水引导燕山脚下,再经过一定的盐度提纯后,用现代的提灌技术分三次或若干次提升到海拔两千多米的燕山之上,与蒙古高原海拔高度相当后,就会形成从华北到XJ的自流状态,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即嘎顺诺尔,绕过马鬃山余脉顺弱水一线,至甘肃河西走廊西段顺疏勒河,由此方向还可进入XJ,经罗布泊向西自流到塔里木盆地。这样一来,中国西北广大地区就可以完全避开因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对东南季风的阻挡,从而雨水稀少的困顿,有效逆转中国北西部干旱缺水的沙漠化、荒漠化恶劣生态坏境灾难。
  这个水往高处流的设想,最初灵感来源于战国时秦将白起。《长渠志》记载,公元前279年,白起率兵进逼鄢城,久攻不下之时,于距鄢城百里之遥的武安镇蛮河上垒石筑坝,开沟挖渠,以水代兵,引水破鄢。
  但这个设想在当时的条件下,简直比白起一次杀人几十万都还要过于疯狂,不过现在却真的实现了。当时认为它疯狂,主要是考虑到能源问题无法解决,海水淡化需要巨大的能量,这么多的水被举高两千多米消耗的能量更是巨大。有人专门为此计算过,以当时中国的全部能源来做过此事,都无法满足一半的需要!而且传统煤炭、石油消耗过程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灰尘等造成的灾难,要远远高过渤海水进入西部带来的好处,完全得不偿失。
  但现在不同了,能源革命使得电力获取无比方便,用于海水淡化的成本大幅下降,太阳光能的可直接使用,又使得能源可以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浩瀚的渤海水只才毫无阻力地流进了河西走廊。。
  春风已渡玉门关?塞外阳关皆故人。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一直乘坐鱼艇去XJ了呢?”施公恒更加兴奋起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