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看着我长大的空军大院 / 第13节

第13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到的那天是个星期天,公司员工都放假,老金见我到来欣喜若狂,立即让司机通知部门经理以上职员晚七点到南京饭店潮州城为老潘接风。那天,我吃着大蟹,看着丝竹歌舞,侃着大山,已经好几年没有这种感觉了。在后来的二十多天,我成了公司的贵客,不仅老金对我好,全公司上上下下都对我格外敬重。那一年,工程开始上马,每天上门要项目给回扣的包工头络绎不绝,我坐在老金的大班椅上给他们上起了政治课:投资要赶早,等人家发起来,下的本要大了。
  
  老金对我的盛情让我实在意想不到,到后来干脆不让我走了,留下做他的说客,我说人生路还没走完,到美国先闯荡一趟再说,终于有一天我偷偷买了张车票溜回了北京。老金这个人念旧情,一看我不在了,带着公司的两辆车连夜追到北京。在北京我再次见到老金,这次他动了真情,执意要送我一万美金,唯有一事相求,在美国帮他注册一家公司。也就是老金这一万美金让我轻松地度过在美最初的艰难岁月,我也变成跨国公司的经理,可以合法在美长期生存了。这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来美多年以后,不知被抽了哪根筋儿,不但玩起了写作,还想在网上兴风作浪大闹天空。一位朋友推荐我上《强国军事纵横》,说是空军将门之女张聂尔所创办。张聂尔是当代著名作家,以写作将门春秋出名。我在空军大院长大,查这位将门之女还真费了点功夫,因为我见过空军众多将门之女,空军五五中将就有十五名之多,他们中没有一个女儿在社会上有“将门之女”这块金招牌。
  
  登上《强国》网,浏览网页,发现张聂尔去世前带领众网友一直在追杀一个网民,就像当年马步方骑兵封杀西路军一样,坚决要把他赶出《强国》,原因是在网上冒充“将门之孙”和“将门之子”,这位网民还有炫耀自己家世之嫌。张聂尔激烈的言词,激化了事端,双方纷纷摆出自己的家谱,又摆出各自的社会关系,都要说明真有其事。最后张聂尔以“骗子”之罪封杀了这个网民。现在《强国》网上,“骗子”满天飞,可能就是张聂尔留下的遗物。
  
  后来我得知这位遭张聂尔封杀的“骗子”还真是将门之后,不仅是,而且还是五五金星将门最后的最后,他是少将蔡长元唯一在世的儿子,叫蔡小心,今年只有三十一岁。蔡长元六十岁时得子,高兴地给邓小平报信,终于有儿子了,邓小平传话回来,要千万小心,因为那年是一九七六年,看不出东南西北的一年。蔡小心也很不幸,两岁半时发烧耳朵致聋,说话是母亲后来慢慢教的。也许因为如此,蔡小心猛攻诗文,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一个将门之后是以古诗词见长的。平心而论,他的文采,不仅我不如,我看张聂尔也略输一筹。
  
  交朋友会投机,往往事半功倍。我暗暗地开始注意蔡小心,先要区别真假,因为网上骗局真的很多,我开始试探。我专门写了一篇《茅台酒的联想》,我知道老红军的后代看了写茅台酒的文章反应会特别强烈,茅台酒是红军的乳汁,解放后,抗日干部是定量供应,老红军一直是管饱的。果真,蔡小心反应不同寻常,说他家的茅台酒是大坛子装的,专门有人送来。
  
  在《强国》的几个月,我开始了从没体会过的网恋,每天一开机,就盼望着蔡小心的出现,他喊我潘老哥,我称他小沧海。蔡小心一点点给我讲述蔡将军的传奇色彩:早年参加红军,三过草地,两爬雪山,接着西路军,几乎全军被歼;后来又抗日,抗美援朝;文革初在石家庄打了北京来的一个姓王的红卫兵几个耳光,被重罚到四川绵阳,蔡小心就是在那出生的。邓小平重掌军权后,逐步安排,最后以大军区职在北京离休。《将军的人性》就是这么出炉的。
  
  我的猎奇还远不止这些,最让我上心的是为什么蔡小心今年只有三十一岁。我喜欢老红军,蔡将军是我唯一见到好不容易熬到了解放,个人生活又那么不幸的老红军。蔡将军的前妻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留下一女,今年六十一岁,没有子女;再婚后生有二男两女,大儿子文革四岁时病逝,大女儿十六岁时车祸遇难,小女儿四岁时被323医院用错了药不幸去世,只剩下蔡小心,两岁半时又成了聋人•••,写到这里,我不禁老泪纵横,难道将军的命硬,后代的生命就这样脆弱吗。
  
  如今心爱的父亲早已去世,蔡小心把我当成了亲人,每天趴在我的《林彪问题研究》专栏上,老哥长,老哥短,看得出他对我有话要说,有情要吐,我向他说,这里是你温暖的家,可安息的巢,有老哥在,什么话都可说,什么情都可吐。也许有一天,老哥会带你飞得更高更远,到一个更安静的地方,在那里,你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人生不过如此吗。
  
  亲爱的朋友们,看到这里,大家也许又明白了许多。都叹人生苦短,知心难觅,其实就在身边,就在眼前,只不过是稍纵即逝,时常擦肩而过。先要自己有情,您千寻万寻的那个缘,一定一定不会太远。
  11/01/2007
  
  日期:2007-11-73:02:32
  
  我同情蔡小心,因为他是聋哑人,他自己努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在网上兴风作浪,可能没有人看出他是聋哑人,我可能是唯一的一个,所以我说:“他每天趴在我的《林彪问题研究》专栏上,老哥长,老哥短,好像有话要说。”这种意志我佩服,如果我耳聋,可能不会像他一样,至少没有上网的勇气。
  
  日期:2007-11-132:11:58
  
  从眼神看中美文化的差异
  中国各类学校的英语老师在教学生英语“YesorNo”句型时,都会不忘告诉学生与中文“是与不是”的差异。到美国人家里作客,主人问中国客人喝不喝咖啡,中国人会习惯客气地先说“No”,也就是中文的“不喝”,这时老师会提醒学生,想喝就说“Yes”,不想喝就说“No”。如果按中国习惯思维想喝但又表示客气而说出“No”,可能那天只有干坐着了。这是最基础的英语教学,老师在讲最基本的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背景确实有着巨大的反差,美国人使用文字的形状,表述方法,口算顺序,思维方式和面部表情都与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如今又是世界大趋势,中国人学英文,美国人学中文。这方面,中国人先开头,美国人紧紧跟上。可以预测,在未来的十年内,美国人学中文将会发展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工业。但现在还看不清两个大民族的文化差异是进一步缩小还是一个把另一个同化。
  
  在饮食方面,美国人确实有向中国文化靠拢的大趋势。最明显的标志是美国人普遍喜欢吃中国菜。我到美国以后才发现,美国人喜欢吃的中国菜,已经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美式中国菜,反而叫中国人接受不了,只不过叫一个中国名字吧了。美国人喜欢吃扬州炒饭,但这里的扬州炒饭用的米饭已不是白米饭,而是拌上一种蛋黄色的食用涂料,没有这种蛋黄色多数美国人是不吃的。
  
  在吃中国菜的美国人中还有一道家喻户晓的名菜,中文名字叫“左将军鸡”,美国美食记者专门还在《纽约时报》美食版长篇报道过它的由来,我想,到美国来奋斗的千千万万中国人不但没吃过,很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实际上它是一种美国炸鸡的改良,先把鸡切成方块,裹上面糊,用油炸,再浇上合乎美国人口味的甜酸酱用大火撩一下。
  
  这里的中国人有个特点,不管在国内曾经做过什么,来美国后都变成了大厨,特别是成百万计的福建农民,好像都是一个模子倒出来似的,做的菜都一个味,一个样。中国菜在美国做到大规模的标准化,一是因为福建农民的文化层次较低,统一训练,好找工作,二是方便材料供应,真正的大老板是供货的。现在我听说供货接单的小姐大部分都在国内,她们会在餐馆快打烊的时候从大陆打电话给各个餐馆,问第二天需要什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