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龙武圣路 / 第十七章 暗卫

第十七章 暗卫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打!接着打!”
  知县将茶杯直接摔在地上,飞溅的碎片划破了秦炎的脸,此时他什么也不管了,只是一声接着一声地骂着狗官。
  “大人,您最好直接打死此人!”旁边一直无事的小头目开口说话。
  知县刚要说话,却听外面传来一声“不能打”,不耐烦道:“哪个刁民在县衙外喧哗,直接抓进来,一同用刑!”
  “是!”
  两班衙役去了,可看见来人之后,全都跑了回来。
  “无能的废物,跑什么?那个刁民能吃了你们?整个卫西县就是老爷我做主,不怕,赶快抓来!”
  “你不必来抓了,我自己来就是!”
  说完,崔安从县衙外缓步走了进来,他身后跟着崔妍儿,还有昨日的那个公子哥,刘润佳。
  知县愣了,他怎么也想不到竟然是这尊大神来了,等回过神来,他立刻说道:“还不给崔老爷搬个座!”
  崔安来到正堂,迈过地上众人,直接来到案前,微微点头道:“沈知县午安。”
  沈知县立刻笑着回道:“您午安!您快坐!”
  崔安也不客气,直接坐在了座位上,崔妍儿和刘佳润只能在他身后站着。
  “您怎么有空来这里了?”
  崔安从怀中掏出来一张纸,看样子是张公文,对沈知县说道:“这位秦公子昨日救了小女性命,便借住在我府中,今日仆人去打扫房间,在地上发现了这张纸,我一看事情不小,便要出来找他,碰巧小女急匆匆跑回家,向我陈述实情,我知道要出大事,所以赶紧赶来了。”
  沈知县笑道:“此人当街行凶杀人,已被我抓了,并无什么大事。”
  崔安也笑了,起身将公文拍在沈知县案上,“我是说沈大人要出大事了!”
  沈知县被他笑的发毛,有心发怒,但崔安这人根本不是他能惹得起的,便只好拿起这张公文来看。一看之后,他冷汗流了一身,沈知县不敢相信,便又看了一遍,确定不是自己出了幻觉,原来这座县衙内,他惹不起的人不止崔安一个。
  “沈知县可知道自己出了什么事?”
  沈知县已经慌了,他冷汗顺着脸颊流下来,已将官府打湿,纱帽歪了也不知道。
  “死罪。”半天过后,他才吐出来两个字。
  崔安回到座位上,笑眯眯道:“哪还不放人?”
  “来人啊,放人。”
  他这边放人了,小头目却慌了,他和秦炎中总有一个要为今日凶杀案负责,若是放了秦炎,死的岂不是他。
  “大人,此人当街行凶,证据确凿,哪能放了?”
  “你给我闭嘴!”
  “大人……”
  “来人,掌嘴!”沈知县案上已经没有判筹可扔,他只好顺手扔了惊堂木。
  啪!啪!啪!
  两个衙役各拿一个木板,开始扇小头目的嘴,他脸上本就有伤,没打几下,便伤口崩裂,鲜血糊了一脸。
  沈知县虽然生气,但小头目的话却提醒了他,秦炎当街杀人,“证据确凿”,不能轻易放了。
  “崔老爷,可此人……秦公子当街杀人,确有其事,不能就这样算了吧。”
  崔安笑道:“说的正是!这些人都是水匪,为祸一方,秦公子不辞辛苦,为卫西县除害,理应嘉奖。”
  沈知县没想到这个崔安睁眼撒谎的本领比自己都厉害,“他们中有的可以说是水匪,可有的一看就是良民,下官不好对上级交待啊!”
  崔安道:“这里并无上级,沈知县何必自称下官?”
  他说这话有两层意思,明面上的意思是这里沈知县的官职最大,确实不必自称下官。暗地的意思就是这里并没有上级官员,怎么说还不是看沈知县怎么递交呈报。
  沈知县久历官场,立刻就明白了,但还是有些为难,刚才他一口指认秦炎是凶手,还打了板子,如今可要他如何圆回来。
  崔安看出来他的难处,说道:“刚才是老夫错了,这里可有一个上级。”说话时,他的眼睛一直瞄着秦炎。
  沈知县立刻明白过来,恍然大悟道:“对对对!”说完,他离开案头,来到秦炎身前恭敬行礼道:“下官沈怀德见过上差!”
  秦炎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何只是一纸公文就让沈怀德前恭后倨,上面写了什么?还有自己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公文?他虽然什么都不知道,但清楚一点,他不用被冤枉了。
  “狗官!”
  沈怀德听了秦炎的骂,一点也不生气,甚至还用巴掌打自己的脸,“我是狗官!我是狗官!”
  “沈知县,您还不去请郎中?”
  沈怀德立刻吩咐道:“快请郎中来!快去!”
  大胡子问道:“那这些人?”
  “死者让家属认领尸体,这一男一女分开关押,择日问斩。”
  “上差,您随我到后面休息!”
  秦炎强行站着,推开沈怀德,一步一拐地往后堂去了。崔妍儿见状,连忙跟了上来,她扶着秦炎,一同休息去。
  两人走过正堂,来到无人地方,秦炎才问崔妍儿是怎么一回事。
  崔妍儿道:“没有什么,只是为你伪造了一个身份而已。”
  “什么身份?”
  “暗卫!”
  秦炎只是听过这个名字,但却不甚详细。
  “当年太祖皇帝一统天下,建立大乾朝,在各地各级派遣官吏,辐射天下。后来太祖皇帝又恐外臣权势过大,架空皇帝权力,便又设立内官,准太监干政,让内官与外臣相互制衡。到了太宗皇帝时,内官制度失效,竟和外臣联合欺骗君王,太宗皇帝便又设立暗卫,加强皇权,监察百官,代天子查览天下。”
  “暗卫权势极盛,最高之时,不管皇亲国戚,还是朝廷大臣,那些暗卫也敢不经皇帝批准,直接杀了。暗卫的存在让百官不得安宁,终于引起了反弹,外臣联合内官,一起上奏请求削弱暗卫职权。那时已是太宗皇帝晚年,他只当这件事是百官串通好了逼宫,为此杀了好多人。这也是太宗一朝最大的政治事件。”
  “没过几年,太宗皇帝便死了,新任皇帝继位。他下旨削弱暗卫权力,将其一分为四,互不统属,这才让百官满意。”
  “按理说暗卫直属皇帝,它的存在应该对皇帝极为有利,新皇为什么要削弱暗卫?削弱就算了,大不了裁人就是,可为什么要一分为四?”
  崔妍儿解释道:“新皇本在太子时就以仁慈宽厚著称,看不惯暗卫掌握生杀大权,多次上奏太宗皇帝,请求削弱暗卫,只不过太宗皇帝没有听他的,还多次为此申饬他。只这一项,新皇便和暗卫结仇,成功当上了皇帝,怎么可能放过暗卫?”
  “至于说为什么不裁人?新皇知道暗卫存在的必要性,恐怕后代子孙会被外臣欺骗,耽误国事,暗卫的存在确实有助于深宫之中的皇帝了解民间与官场实情。他害怕若是彻底裁人,后世子孙再想建立暗卫,就没有太宗皇帝时的威势可用,恐不能成事。他便将暗卫一分为四,分别为天地玄黄四部,天地二部为皇帝统属,一应照旧。玄部归属刑部与监察院,依旧负责监督百官,只不过手段柔和了不少。”
  “那黄部呢?”
  崔妍儿说道:“黄部人数最多,遍布天下,虽说依旧属于暗卫之一,但已经少有任务给他们去做,说起来不过是一种赏人的玩意儿而已。”
  “我是黄部?”秦炎问道。
  崔妍儿扶着秦炎躺在榻上,“自然,就算我爹再神通广大,也没有办法给你弄来另外三部的身份。”
  “既然这个黄部这样不重要,那个沈知县为什么要怕成这个样子?”
  “黄部人数众多,人员复杂,他也不知道朝中会有哪个人私下成了黄部的成员,你突然出现在卫西县,而且身份不明,一看就是怀有任务的钦差上使。他哪敢得罪!”
  秦炎道:“我原先只以为你家是哪个富商大户,却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能力。”
  崔妍儿道:“我爹是官场上退下来的,他在朝为官几十年,各级官员都和他有旧,谁都要卖他一些面子。弄来几张白纸,填上你的名字再容易不过。”
  “这次多谢你和崔……崔大人救了我!”
  “你可千万不要叫他崔大人。我爹说过,他此生最后悔的事就是在官场走了一遭,若能重新来过,他一定会选择做一个安稳富家翁。”
  秦炎不理解,怎么会有人放着大官不做,非要当普通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