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风浪的江湖 / 2、换腰带

2、换腰带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随着孩子一个个的增多,李氏愈加的操劳。手无缚鸡之力的风畔亭有了货郎挑子后,家里、地里的事情更加不去过问。分家时所得的田地都由李氏一个人操持,她白天忙完了地里的事,晚上还要纺纱织布,好给孩子们准备衣服。除了这些,还因风畔亭在村里是畔字辈的老大,李氏就成了所有畔字辈的大嫂,村里人谁家有结婚、死人的红白事情,李氏都要带头去帮忙。加上李氏手巧,红白事情上所用的衣服,基本都是由她来剪裁缝制。加上平时帮人裁剪衣服,做鞋样子等事情,就让她总也没有闲时。作为大嫂,村里同辈人有了纠纷,邻里有了矛盾,也都常常来找她,让她来充当调解。而她则每次都协调的两方都很满意。为此,有些年轻的长辈们有了事情,也常来找她调停。
  李氏在村上有个最能合得来的朋友,就是总生女儿的朱明义家的。她两个一个因生不出女儿而烦恼,一个则因生不出儿子而忧愁,为此两人就有了许多共同语言,没事时就会聚到一起说说话,朱明义家的还让她的大女儿桂香认了风畔亭和李氏夫妇做干爹干娘。
  朱家是外来户,整个村子里就他们一家三兄弟姓朱。之前朱明义的爹在大风庄给人打短工,就落户在了这里。朱明义是老大,他的弟弟叫朱明德。后来朱明德娶了风畔阁的小姨子。因为和风家有了这层关系,所以就在大风庄扎下了根。
  一天,朱明义家的拿块布又到风畔亭家来找李氏,一见面她就问李氏说:“大嫂,你这会有空吗?我想让你帮我给桂香铰个褂子,铰好了我自己缝。”
  李氏爽快的一边答应,一边把朱明义家的让进了屋中,两个女人一边做活计,一边聊着些家常。聊了一会,朱明义家的突然神秘兮兮的问李氏说:“大嫂,你真想要闺女吗?”
  李氏听她这么问觉得奇怪,就对她说:“这还能有假,我都生四个小子了,早就巴望着能生个闺女。”
  朱明义家的听她这么说,就凑近她说:“我听说有个法子,能让咱俩换着生,你想不想试试?”
  李氏听她这么说,更加奇怪了,就问她说:“怎么换着生?”
  朱明义家的说:“用了那个法子,你以后再生就是闺女,我以后再生就是小子。就是把咱俩生的孩子性别换了。”
  李氏听她这么一说,一下来了兴致,就忙问她说:“啥法子那么好,你赶紧说出来让我听听。”
  朱明义家的说:“我也是听人家说的,据说是挺管用的。”
  李氏见她还不说,就着急的问她说:“到底是啥法子?”
  朱明义家的见她急着问,就又神秘兮兮的说:“听说用了这个法子会兴一家,败一家,不知道你敢不敢试。”
  李氏见她还卖关子,就催促说:“到底啥法子,你倒是说出来听听啊。”
  朱明义家的看了下四周后才悄悄的对李氏说:“听说老生闺女的和老生儿子的妇女换了腰带,以后生闺女的就能生儿子,生儿子的就能生闺女。人家说多少家人家都试过了,没有一个不灵的。”
  李氏听了朱明义家的话,有些犹豫,她现在虽然没有闺女,感觉是个缺憾,但是有必要用兴一家败一家的结局来赌一个闺女吗?现在家里虽然条件不好,但至少还有些地,一家人吃饭不成问题,加上风畔亭每天摇着货郎鼓做生意,也能赚到些零花钱,她有必要拿这样有吃有穿,平平静静的生活,赌上可能败家的危险,来换取一个闺女吗?
  朱明义家的见李氏沉吟不语,就抹着眼泪说道:“我也是没办法,都生了五个闺女了,还没生一个小子,再这样下去,眼看着朱家俺这一门就绝户了。一听到人家说这个法,才感觉活的有了点盼头,赶忙来找大嫂商量。其实人家说兴一家败一家,谁也不知道谁家兴,谁家败,也可能败的是俺家呢。再说咱姊妹俩这么好,不管谁家兴谁家败,兴的那家都尽量去帮败的那家不就行了。”
  李氏看着她的好姐妹在那抹眼泪,就有些心软,她平时那种义薄云天的性子又冲了上来,再想想朱明义家的说的也没错,两人关系这么好,管他谁家兴谁家败,兴的那家不都得尽着力的帮败的那家?再说也可能是自己家兴呢!想到这里,李氏已有些头脑发热,她当即对朱明义家的说:“大妹妹,你别哭,就依你说的,咱俩把腰带换了。以后不管谁家兴谁家败,兴的那家都尽力帮败的那家。”
  朱明义家的一听李氏这么说,立刻就破涕为笑,赶紧把自己的腰带解下来递给了李氏,李氏也把腰带解下来递给了他,朱明义家的急忙系上李氏的腰带,又看着李氏把她的腰带也系上,才放心的拿着李氏帮她裁剪好的布料,笑眯眯的回了家。
  风浪小的时候,一天到晚跟着他二哥风涛四处疯跑,到五六岁时,风涛因要帮家里干活,他就开始自己到处去皮。李氏给他做衣服本就是粗针大线,一会就缝好。加上处在狗都嫌年龄的风浪,穿个缝的那么粗糙的衣服,三天两头衣服开线,也是预料之中的。和风涛当年一样,每次看到风浪的衣服一开线,李氏就会拿着棍子满村追着他打。
  农村有时候会有戏班子过来唱戏,也不用卖票,只是一个村一个村的搭个戏台子唱,唱完后由村里的老族长挨家挨户起些粮食送给戏班作为酬劳。风浪很喜欢看戏,听几遍后,他就会唱,而且唱的有板有眼,非常的好,再加上他是小孩子,身段灵活,学戏台的上武生动作也学的有模有样。村里差不多大的男孩很多,大家一起玩的时候,也会模仿着戏台上的样子,不管谁家晒的床单,就扯来过披在身上演老戏。风浪的表演被一个戏班的班头发现后,很是惊喜。于是就上前问他愿不愿意唱戏?风浪平时那么喜欢和小伙伴们模仿戏台上的表演,当然也愿意上台演戏,于是就很开心的说愿意。戏班的班头听了很高兴,问了他是哪家的孩子后,就准备了些礼物去了风畔亭家。风畔亭和李氏对戏班班主的来访有些莫名其妙,请他落坐后,戏班班主就向风畔亭夫妻说明了来意。李氏没等班主说完,就已来了气,她拿起平时追打风涛风浪的棍子对戏班班主说:“你赶紧给我滚出去,不然看我不打烂你的臭嘴!俺好人家的孩子,不缺吃不缺穿,干啥跟你学唱戏那种低人一等下九流的活!”
  戏班班头见她拿着个棍子如凶神恶煞一般,气势汹汹站在那里,吓得赶紧就往外走。李氏抓过他拿的礼物,一股脑的扔了出去,边扔边说:“拿走你的臭东西,俺再穷也不要戏子的臭东西。”
  跑出门外的戏班班主听李氏这么说,赶紧把她扔出来的礼物一个个捡起,然后灰溜溜的跑了出去。
  风浪对于母亲的做法很反感,他看戏班的演员们在戏台上热热闹闹,还穿的威风八面的很是羡慕。但在家里,母亲是说一不二的,他一个小孩子,有反感也不敢说,只能埋在心里。
  李氏与朱明义家的换了腰带后不久,两人就都怀了孕。她们关系更好了,整天在一起猜测肚子里胎儿的性别。日用如梭,十个月飞快的过去,朱明义家果然生了个男孩,起名叫满意。李氏听说朱明义家生了男孩后,也默默希望自己能如愿生个女孩。几天后,李氏生产,真如她所愿,生了个女孩。风畔亭和李氏高兴的心情无以言表,就给女儿起了个名字叫小娇。
  小娇和满意都在家人的娇宠下慢慢的成长着,长到几个月的时候,大风庄的人们都说,满意长的眉清目秀,看着更像风家的孩子,小娇却长的小眼尖脸,到处长不开的样子,更像朱家的人。人们都纷纷议论,都说换腰带换孩子,系谁家的腰带,生出的孩子就像谁家的人。私下里,人们还悄悄地说:“都说女人换束腰带换孩子会兴一家败一家,不知道畔亭家和朱明义家哪家能兴,哪家会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