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风浪的江湖 / 6、练武

6、练武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风令兰父子走后,风畔亭忙去看躺在地下的风浪,只见他一边脸和眼睛都变成了紫青色,鼻子和嘴角都渗着一道一道的鲜血,掀开衣裳看看身上,也是一块一块的淤青。风畔亭眼里顿时流出泪来,他一边抹着眼泪扶风浪站起来,一边问他说:“小三,要紧不?”
  风浪一边拍打掉身上的尘土,一边看了眼满脸青肿的父亲说:“不要紧,大大你要紧不?”
  风畔亭含着泪说:“大大也不要紧。”
  父子两个相互搀扶着回了家,经过风令兰家门口时,狗、猫、驴还对他们破口大骂,一边骂一边说:“以后再诬赖好人,看不揍死你们。”
  风浪狠狠的看了他们一眼,风畔亭怕他再和他们打起来,就赶紧拉着风浪回了家。到家后风畔亭就去找当了生产队长的弟弟风畔台,把这件事说给了他听。风畔台听后很生气,就带着生产队里负责丈量土地的人,喊上风令兰和风畔亭一起到了他们地头。丈量员从风令兰的另一个地邻的地界橛子开始,扯着尺子一量,风令兰和风畔亭两家的地界橛子竟偏到了风畔亭家地里将近一尺。丈量员把橛子重新挪回原处,风畔台把风令兰说了一顿,责令他把地界沟按新量的地界橛子重新再打一遍。然后就带着丈量员走了。
  风令兰嘴上答应,却根本没把风畔台的话放心里。他等丈量员和风畔台兄弟两个一走,就把丈量员挪好的地界橛子重又挪回到了原处。回去之后还跟风畔亭说:“畔亭,你去地里看看吧,我把地界沟重新打好了。”
  风畔亭听他这么说,心里很高兴,甜甜的答应着说:“好的二叔,麻烦你老人家了。”
  风令兰嗯了一声,也没再继续搭理风畔亭,就回了自己的家。风畔亭等他走后心里就嘀咕,怎么这么快就把一条沟打好了?还是去看看再说吧。于是他就关上门向地里走去。走到自家地头他看了一眼,地里根本就没有新翻上来的土,那个地界沟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再看看地界橛子,原来又被移回了原处!他心里很气,回家又去找兄弟风畔台。风畔台听后也很气愤,但却有些无奈,他说:“哥,我刚带丈量员给他量过地,也不好再开口叫人家去量,就算是再开了口再去量了,他回来又挪回去,你能怎么治他?他这样又不违法!要不然你也去地里把他挪走的地界橛子再挪回来,把他打的地界沟你再重新打一遍?”
  风畔亭听兄弟这样说,就叹了口气,离开了兄弟家。回到家中他想想兄弟说的话,如果自己真的去挪了地界橛子,重新再打了地界沟,肯定又会惹出许多事情。弄不好还得再打架,还是自己一家人吃亏。索性随它去吧。
  风畔亭这边吃了亏,为了不惹事,已经息事宁人了,而风令兰看风畔亭没有了动静,反而嚣张了起来,到处说风畔亭仗着弟弟当队长,欺负他家,把地界橛子往他家地里移。为此,风浪不知道和狗猫兄弟打过几次架,也不知道多少次被他们打的鼻青脸肿,头破血流。那时的孩子也不金贵,只要不打的腿断胳膊折,打出人命,家里大人也就不怎么去管,再说风畔亭想管也管不了,不用风令兰,只要狗猫中的任何一个,都能把他收拾的妥妥贴贴。
  因长期受猫、狗、驴三兄弟的欺负,风浪心里对他们充满憎恨,总想找机会好好收拾一下他们,好出了心头的那口恶气。可是自己身小力薄,也只能在梦中想像一下复仇的场景,在实际生活中去对付那如狼似虎的三兄弟却完全无力。恰在这时,有位三晃膀大洪拳的教头邓师父,在湖畔乡开了个武馆,开始广收门徒。风浪听说后非常高兴,他想终于找到可以咸鱼翻身的办法了,如果自己去武馆跟着老师学好了拳,以后打狗、猫、驴应该就不在话下了。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就跟风畔亭说要去练拳,风畔亭想想其他几个孩子,上学的上学,当兵的当兵,只有老三风浪,为了帮助自己维持这个家,一直在家里务农。就觉得有些对他不起,如今他想学武,那就让他去学吧,既能给自己家撑着门面,不再受人欺负,学好了,或许也能给他自己多条活路。有了这个想法后,风畔亭就答应了风浪的请求。
  俗话说穷文富武,练武术没钱怎么能行?风浪家的确没钱,好在那个艰苦的年月里,武馆的收费很低,风畔亭种地不行,但他货郎挑子的生意却是做的一直还不错。只是不知道是怨天生的穷命还是咋的,他哪天只要生意做的好,多赚了些钱,哪天回来就得生病,把赚的钱差不多花完了,病也就好了。所以他虽然生意做的还行,却也一直没攒下钱,平时一天跑下来,去掉进货的成本,剩下的钱也就只够给风起、风波兄弟两交交学费。风浪提出学武的要求后,他的生意又好了几天,并且回到家也没有因多赚了点钱而生病。把武馆的费用交了后,他就又开始生意好就生病,钱花完就平安的日子。对此,风畔亭和风浪父子都以为,或许让风浪去学武术也是天意。
  武馆里来报名学武的人并不多,一个乡里总共也只有十几个人。人们不来学武一方面是因为艰苦的年月里,吃饭都是问题,谁还有余钱学武?另一方面大多数人也觉得学武没什么前途,它不像读书,出息了能考个大学,将来吃国家供应,一辈子衣食无忧。学武学的再好能干啥?将来也学师父开个武馆?那岂不武馆越开越多,还到哪里去收徒弟?而且开武馆还动不动就会遇到踢场子的,辛辛苦苦办个武馆,遇到个比自己高的高手一踢,就得把武馆拱手让给人家,自己的辛苦就全都白费。除了开武馆,还有些武师靠一身功夫在外面打把势卖艺,可打把势卖艺那种事,不管是武行里还是武行外的人都看不起,更不用说若遇到功夫高的歹人,那可是随时有生命的危机。
  风浪才不考虑那么多,他一门心思的只想把武功练好了,好让父亲和自己兄弟两个不受气。邓教头对第一批的十几个学员教的都很上心,他从基本功开始,一招一式的教这一群十岁上下的孩子。压腿、蹲马步、踢腿,然后是双二起、外撇连子、旋风脚、梅花桩等等……最初练这些基本功时,风浪常常被压的腿部酸疼,好像都无法走路。但他忍着,腿再疼也按老师的教导,一招一式的认真的练。
  风浪虽然练的很认真,但功夫上身的并不快,毕竟是饿啊。肚子里没有本钱,凭什么能让功夫上身?但功夫即便是上身慢,它也是慢慢的在往身上上。
  基本功练的差不多后,邓教头就开始教他们基本的套路。邓教头教的是六步架三晃膀大洪拳,由三晃膀、顺风捶、弓步单鞭等36势动作组合而成。初以“平气架”第一步功夫练起,循序渐进。一层功夫一层味道。是集气、功、拳、架于一体的套路。
  有诗写六步架三晃膀大洪拳曰:
  六步洪拳传真功,顺风单鞭称英雄;
  迎门打进十字捶,倒剪一步不留情;
  上打冲天捶封顶,下打底盘水晶宫;
  二起踩脚往上打,背后飞剑斩黄龙;
  三捶打的如风响,摇肩晃膀步如钉;
  外有排山倒海力,内含龙吟虎啸形;
  势中有意形无踪,刚柔相济变无穷;
  近身短攻极巧妙,招中有招紧连攻;
  心似元帅眼是令,五营四稍脚手应;
  周身运用三合劲,见势打势势必胜;
  混元之气分六步,穿山透壁降虎龙;
  顶天立地寂然静,复归无极显神功。
  开始学了招数后,风浪练习的更加认真仔细,师父教的每一招每一式,他都认真揣摩练习。无极式运气、三晃膀、上步顺风捶……邓师父一面教他们武功,还一面教他们武林中人的德行,他让众弟子们以仁义为准则,行为上要“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并告诉他们武林中五传十不传,让他们牢牢谨记。
  :五传
  一传忠孝知恩者
  二传心气平和者
  三传守道不失者
  四传真以为师者
  五传始终如一者
  十不传
  一.不传口蜜腹剑居心不良之人
  二.不传酗酒好色男女苟且之人
  三.不传不忠不孝之人
  四.不传根底不好之人
  五.不传心术不正之人
  六.不传鲁莽灭裂之人
  七.不传目中无人之人
  八.不传无礼无恩之人
  九.不传反复无常之人
  十.不传得易失易之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