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风浪的江湖 / 8、挖藕之争

8、挖藕之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那天爷儿仨个都出去找吃的了,但找了半天,却连一点都没找到。愁到晚上,爷儿仨饥肠辘辘的睡下,早上起来,家里还是没有吃的。风畔亭正悲哀的想着,难道爷儿仨个真的要等着饿死!却突然听到外面人声喧哗,还有个熟悉的声音叫着“大大”,他走出门外,意外的发现二儿子风涛穿着鲜亮的绿军装,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容光焕发的站在他家门口。风畔亭忙让风涛和跟随在他身后的一群村民进到屋里,风涛进屋后就打开一个包,从里面拿出一大堆吃的,一样一样的分给跟来的村民。风畔亭看着很心疼,他们爷儿仨昨天吃了一顿饭后,到现在还没吃到一口东西,家里已断了粮,儿子却把带来的吃的,一个个散发给众人。但他也不好说,毕竟儿子算是衣锦还乡,给村民们一些见面礼,也是礼节的必需。拿到吃的后,跟来的村民都开开心心的走了,终于打发走了所有跟来的村民后,风涛才给风畔亭和风浪、风起爷儿仨一人一包饼干。看着二哥发吃的给别人,风浪、风起早就急的狂咽唾沫了,现在别人都走了,才终于轮到了他们。他们接过风涛递过来的饼干,一边狼吞虎咽的吃着,一边听风涛讲他参军后的事情。
  原来风涛参军到部队后,他们就开赴去了朝鲜,但那时战争已经停了,他们在那里也就是帮助朝鲜进行战后的恢复和建设。风涛在部队里做事情总是积极主动,苦的累的事情他总是争着去干,空余的时间还如饥似渴的跟着战友们学习,短短的一两年时间,他的识字就已达到了当时初中的水平,他的积极表现受到了当时领导的赏识,不久后,部队就提拔他做了排长,如今他又已被提拔为了连长。
  从朝鲜回国后,他就急着回家探亲,没想到来到家正遇上家中闹灾荒,幸好这次他回来带的大包小包里装的全部是食物。足够让风畔亭父子三人吃上十几天。等风畔亭父子三个吃完了饼干,风涛又把带的食物都拿出来,一件件交给风畔亭放好。然后他又另外拿出一些分成一小份一小份的,准备送给村里的其他村民。风浪看着二哥忙着分带来的吃的,就对他说:“二哥,咱自己家穷的都整天揭不开锅,俺爷儿仨都差点要饿死。你带点吃的干啥还分给人家?再说,刚才庄里的人不都来了,你不都给过他们吃的了吗?这咋还再给他们分?”
  风涛看着被饥饿折磨的瘦瘦小小的弟弟,有些说不出的心疼,但他还是忍着心疼,和颜悦色的对弟弟说:“咱家吃不上,别人家也吃不上。现在咱家有吃的了,哪能还让咱庄上的老少爷们饿着!你放心吧,哥以后有空就带吃的回来。”风浪听二哥这么说,只好就不再说什么,随他把宝贵的吃的,一包包的拿着分给了别人。
  风涛在家里只住了两天就回部队了,因为他在家里,就多出一张吃饭的嘴,家里就他带的那点吃的,多一张嘴,每天就要多吃下去很多,能支撑的时间自然就会变短。风畔亭和风浪、风起爷儿仨虽然不舍得风涛这么快就走,但毕竟饿是硬道理,风涛在家不只是多他一张嘴,因他在家,每天都会有很多村民来串门,一有人来串门,他就得给来的人拿吃的。如果他再在家住两天,只怕他带的那点吃的就会被分完。兄弟父子团聚在一起虽好,但守着没有活路的亲情,反不如舍下亲情,放彼此一条活路。人们说夫妻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兄弟父子之间何尝不也是同样,与其互相用口水滋润着苟活一时,不如放对方到适合他的大江大海中,让他们尽情惬意的生活。
  风涛带来的食物吃完后,饥饿还是如排山倒海般每天向爷儿仨个袭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饥饿中,秋天的收获季慢慢来了。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湖畔乡离缈山湖近,缈山湖自然就成了湖畔乡人们心目中的粮仓。乡里的人成群结队的跑几十里去缈山湖里捞菱角、鸡斗米等水生植物的果实。这些都捞没了后,湖里的水也因冬天的来临而干涸,人们就可以在干了的河床上挖藕了。冬天刺骨的寒风,呼呼的吹着,可挖藕的人们为了不让棉衣沾上泥和水,就都脱掉棉衣,只穿着单薄的衬衣,在寒风凛凛的湖面上,一锨锨的挖湖底的烂泥。湖里的藕埋的很深,有时要挖一两米才能摸到藕,而且随着挖的人越来越多,藕也越来越难挖。大风庄全庄的劳力是一起结伴来的,因为人少了挖到的藕就会被其他人抢。风浪也在挖藕的大军中,像他这样年龄小的孩子,是专门负责看护大人们的劳动果实的。他们为了少走路,晚上并不回家,就在湖边草丛中或其他可避风的地方将就着过夜。隔几天挖的比较多了,才一起背几十里路回家。
  即便是如此艰难的挖藕,却也并不能挖的顺顺利利。因为缈山湖在江苏和山东的交界处,那些年两省为争缈山湖的所有权不停的发生打架斗殴的事情。风浪和大风庄的人在缈山湖挖藕时,就遇到了一次因争地盘而发生的斗殴事故。
  那次两省挖藕的人在湖床上相遇了,为了抢占藕多又好挖的地方,两方发生了争执,那时人们说湖里人野,或许也果真如此。最初两方只是互吵,然后山东队的人看到他们的人远多于江苏队,于是就有人出来揪住江苏这边吵得正欢的人就打。江苏人一看自己的同伴挨打,就一拥而上,要保护自己的同伴,而山东方面的人本来就比江苏的多很多,如果打架,肯定更不示弱,两方都一拥而上,互相群殴在了一起。结果可想而知,人少的江苏一方被打的很惨,他们不只是没占到挖藕的地盘,还大多数人都挂了彩。
  大风庄的人并没有参与到这场斗殴中,因为他们没有到处寻找藕源,只在离他们最近的地方早早的扎下营寨,挖了起来。等他们听说打群架,跑过去看时,斗殴已经结束了。败的一方灰头土脸的回了家,胜的一方占领了那片藕场,已热火朝天的在挖。
  大风庄的人看斗殴已经结束,自己庄上挖的藕也够送回去一趟了,就收拾了一番背着藕往回走,可他们不知道,在他们走了之后,又发生了一场更加惨烈的斗殴。
  江苏的挖藕队吃了败仗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村子就开始召集人手,没多久就纠集到比原来多出数倍的一大帮义愤填膺的人,他们摩拳擦掌,发誓要夺回属于他们的挖藕地盘。于是新组建的几百人的挖藕队,就带着铁锨,浩浩荡荡的向缈山湖开进。
  江苏挖藕队到缈山湖时,山东挖藕队专门看藕的小孩们早早的就发现了情况,他们飞快的告诉了正在挖藕的大人,当江苏挖藕队走过来时,山东队的人已拿着铁锨,严阵以待的等在了藕塘边。两方见面也不搭话,远远的都血红了双眼,操起铁锨向对方飞奔而去,藕塘顿时变成了古战场,两方挖藕队像冷兵器时代短兵相接的敌我双方,都挥舞着铁锨向对方砍杀。没过多久,藕塘上就流满了鲜血。杀红了眼的双方见有队友倒下,更是奋不顾身,挥舞着铁锨猛铲猛砸。如血的残阳照在河滩上,不敢回巢的群鸟哀鸣着展翅徘徊。同来挖藕的孩子,看着自己的父亲、哥哥、叔叔、伯伯……纷纷倒在血泊中,吓得鬼哭狼嚎,声彻长空……终于喊杀声渐渐归于寂静,嚎哭声也慢慢停止。河滩上重新回复了平静。只是今天的平静不同于以往,陡然多出了许多血腥。
  太阳落下,月亮高高的升到空中。冷冷的月光下,湖滩上横满了尸体。已被吓傻了的孩子们呆呆的趴在他们亲人的尸体上,等待着天明好回去报信。
  大风庄的挖藕队在把挖到的藕送回家后,在家里住了一晚,次日一早就又结伴去了缈山湖。湖滩上的景像让他们震惊,特别是在幼小的风浪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像。在他以后的生活中,每每说起当时的场景,他都黯然神伤,心有余悸……
  大风庄挖藕队的带头人见此情景,就跟自己的队员们说:“不扒藕了,咱们赶紧回去报信,别在这等山东的人来了再和咱们打就坏了。”挖藕队的人听队长这么说,就赶紧撤回了湖畔乡,并到派出所报了案,派出所见事态严重,又往上汇报,直到惊动了两省的领导,在中央的协调下,省领领导不断沟通,终于解决了历时很久的地界纠纷。
热门推荐